笔趣阁
会员书架
首页 > 历史军事 > 锦绣青梅 > 107 叫声风哥哥来听

107 叫声风哥哥来听(1/ 2)

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

“姨母!”

顾明玉望着郭夫人,泪眼婆娑,好不可怜。

沈廷逸则慌乱地翻身下床,膝盖一弯跪了下去,“母亲,儿子知错!”

郭夫人深深呼出一口气,睨向身后,冷肃道:“今日你们所看到的,一个字也不准泄露出去!都听明白了吗?!”

丫鬟婆子们清一色低着头,唯唯诺诺地应下。

屏退左右,关上房门,郭夫人在圈椅上落座。

直到现在,她的腿仍旧发软,脑子里混乱如麻。

下在鱼汤里的药,本是为了成就顾宜婷和沈陆离的好事,怎就偏偏让顾明玉给喝了?

说到底,这件事是她算计失误,可事到如今,木已成舟,总归需要一个解决。

明玉是她亲妹的掌上明珠,她爱屋及乌,一直都对明玉疼爱有加。

但是这份疼爱,与廷逸将来的大好前程相比,实在微不足道。

出了这种事,沈家理应负责,最好的方法便是娶明玉过门,让沈顾两家亲上加亲。

若是大儿子沈廷砚也就罢了,大不了抬明玉做平妻,可她的小儿子是要踏足官场的,怎能潦草娶妻?

恒阳顾家虽也是名门望族,但与沈家相比,仍是差了好一大截,她自是瞧不上眼。

她为廷逸铺路多年,断不能因为这样一个小小的插曲而前功尽弃!

她的儿子,自有身份显赫的贵女来配!

顾明玉可以娶,但只能以妾的身份!

心中飞快盘算好利弊,郭夫人淡声开口:“明玉,莫要再哭了,此事是廷逸做得不对,我会让他负责的。”

顾明玉低低啜泣着,好似随时都能背过气儿。

她哆哆嗦嗦地下了床,跪在沈廷逸身侧,哭诉道:“姨母,如今明玉清誉已毁,还请您早日写信与我母亲,尽快定下我与三表哥的婚期!”

她哭得梨花带雨,沈廷逸免不了一阵心疼,忙安慰道:“表妹且放心,我既占了你的身子,就一定不会委屈了你!”

他看向郭夫人,迎娶顾明玉的话还未说出口,便被后者一记眼神给阻断了。

郭夫人下颌微扬,缓缓吐字:“明玉,姨母平日待你如何,相信你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。然而廷逸娶妻一事,我早有自己的打算,即便你是我的亲外甥女,做不了正妻,仍旧是做不了。”

顾明玉惊愕抬头,对上郭夫人冰冷的双眼。

“要么,廷逸纳你为贵妾,你安心服侍他左右,我仍待你如从前一般。”

她语气镇定冷静,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压迫,“要么,我明日便送你回恒阳,替你另寻一户人家。虽然你清白不在,但我沈家势大,办这样一件事,并不困难。”

“姨母!”

顾明玉哭嚎着扑上前,拉扯住郭夫人的衣摆,“我可是您的亲外甥女儿!您怎能如此对我?!呵……做妾?您就不怕我将此事告知父母,让他们发难于您吗?!”

郭夫人不为所动。

她不禁看向沈廷逸。

方才在床上对她百般轻哄的男人,此时却低着头,缄口不言!

顾明玉绝望地瘫坐在地上,头顶传来郭夫人的冷笑:

“告知父母?发难于我?明玉,我好心替你打算,你竟准备这般对付我?别以为我猜不出事情的起因经过,分明就是你先勾引廷逸!我顾及着两家情面,选择已给了你,至于如何选,等你何时想好了,再来与我说吧。”

顾明玉身形一僵,如坠冰窖。

一院之外,沈长风好以整暇地倚在墙边,满脸意犹未尽:

“我那表妹倒是令人大开眼界,昨日刚与我赏景吟诗,这么快就爬上了另一个男人的床。”

谢锦词抿着唇,鹿眼里流淌着复杂神色。

“只可惜她打错了算盘。大夫人看似对她宠爱有加,实则狠心起来,却是连亲外甥女儿的情面都可以抛之不顾。小词儿觉得,顾明玉会如何选?”

少年笑得耐人寻味。

谢锦词细声:“我总觉得此事另有蹊跷。表小姐肯与小哥哥来往,说明并不是看重身份、攀龙附凤之人,可她为何会与三公子……”

“男欢女爱,岂有不是你情我愿之理?”

沈长风捏了把小姑娘的脸蛋,带着她不紧不慢地往回走。

微运内力,他听见怀德院内,沈廷逸语含胆怯:

“母亲,事已至此,我还有件事想告诉您……您还记得南蓉吗?她怀了我的孩子,已经近九个月了,被我安置在杏林巷的府宅中,如今临盆在即,我想将她接回沈府好生照料,再给她一个名分……”

姿容艳雅的少年,桃花眼轻弯,似乎心情非常愉悦,“秋闱前后,我倒是可以安闲很长一段时日了。”

谢锦词望向他,严肃道:“乡试过后,来年开春便是会试,小哥哥理应温书备考,哪能安闲?”

“此安闲,非彼安闲。”

少年笑声清越。

谢锦词撇撇嘴,只当这厮又是不正经了。

……

没过多久,府上便有传闻,说是三公子新纳了两房美妾,一位面若芙蓉,已是大腹便便身怀六甲,另一位亦明眸皓齿,正是来府上做客的表小姐。

彼时谢锦词一身书童打扮,正在替沈长风拾掇行李。

三月暑假已过,下午便要返回书院了。

提示: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,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!

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
新书推荐:祖宗保佑:我建立了千年世家朕乃一代圣君女帝:你竟然想当我相父宋时从梦华录开始谍影凌云美国农业不发达,需要金坷垃混在洪武当咸鱼堡宗别闹人在红楼,开局倭寇送经验扎纸匠:这是聊斋明末
返回顶部